关于S227林桐线卫辉市至郑济公铁两用桥段 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新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你中心报来的《关于呈报S227林桐线卫辉市至郑济公铁两用桥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新公路计〔2022〕239号)收悉。结合咨询机构评估意见和市交通运输局行业审查意见,经研究,同意实施S227林桐线卫辉市至郑济公铁两用桥段改建工程,现批复如下: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S227林桐线卫辉市至郑济公铁两用桥段是新乡东部连接郑州的重要快速通道,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对提升郑新融合发展交通支撑保障能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完善区域路网结构,缓解郑新之间通道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路线走向及建设规模
该项目起点位于卫辉市西南侧S227与S101交叉处,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沿S227老路向南,在K0+381处下穿郑济高铁,K1+600处上跨京港澳高速公路,至K6+591.543处与S309平交,后沿S309线折向西,与规划经三路平交后沿规划及现状经三路折向南行,向南依次与平原路、纬八路、纬七路、S310线、S311线平交,在古固寨东南方向K18+973.448处下穿新兖铁路,于K25+269.85在秦庄西与新乡大南环交叉,设置互通立交,在K32+556.58处与S506线平交,在K37+738.95处与S229线交叉设置互通立交;继续南行在K40+355.448上跨京港澳高速原阳收费站西侧匝道,后与京港澳高速并行,与规划民生西路、规划解放路平交;继续南行至葛庄西于K44+911.12处与G327线交叉设置互通立交,上跨新一干灌渠和二干一支渠,在K51+042.745处上跨在建的沿黄高速设置特大桥,终点位于郑济高铁黄河大桥公铁合建段起点,终点桩号为K51+622.585。路线全长51.623公里,其中新建34.671公里,原路改建16.952公里。
全线共新建桥梁1914.68米/11座,其中新建特大桥1159.68米/1座,新建大桥185米/1座,新建中小桥570米/9座;拆除重建小桥130米/5座;新建涵洞37道,通道14道;新建互通式立交3处,分离式立交3处;改建分离式立交桥1处,利用分离式立交2处;设平面交叉26处;设置服务区1处,养护道班1处,主线收费站1处。设交通安全及工程设施51.623公里。
三、主要技术标准
该项目K0+000-K9+187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7米,路面宽度23.5米;K9+187-K17+428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具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规划宽度50米,本次实施行车道主路面加侧分带宽度28米;K17+428-K50+462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米,路面宽度28.5米;K50+462-K51+623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米,路面宽度29米。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桥梁全宽27/50/32/32.5米,涵洞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分别为1/300,其他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均为1/100。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中的规定。
四、项目业主为新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五、项目估算总投资368295.69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国家、省补助,专项债券和银行贷款。
六、该项目按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报我委审批,施工图设计报市交通运输局审批。
七、同意项目业主委托有相应能力条件的招标代理机构,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及重要材料采购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公告需在省依法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情况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八、项目建设工期为36个月。
九、请项目业主在项目开工建设前,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规划许可、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环评等相关报建手续。
十、如需对本项目审批文件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调整,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我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十一、按照省纪委豫纪发〔2012〕33号文件要求,认真履行廉政风险告知程序,将《廉政风险告知书》在党组(党委)会上全文公开宣读,并将《廉政风险告知书回执单》反馈至我委纪检组,该项目编号为2111-410700-04-01-975773。
附件: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意见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