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省节能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名单公示
按照《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十三五”全省节能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精神,我市在公开评选、差额推荐的基础上拟选出推荐名单,经过省初审后,现将我市报全省节能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与新乡市节能减排办联系。
联系地址:新乡市人民东路甲一号
联系电话:3696877
2022年2月14日
推荐名单
一、先进单位(3个)
(一)新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
“十三五”以来,新乡市发改委环资科牵头全面推进我市绿色低碳转型,“十三五”期间新乡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8.39%,煤炭消费较2015年减量180万吨,超额完成省定节能目标,连年被省政府节能考核评为优秀等次。加强节能减排宏观指导,印发新乡市煤炭消费减量、节能降耗、塑料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等文件一系列工作方案,推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双赢。以提升能源效率为核心,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四大领域节能,努力提升全市能源利用效率。
(二)新乡市机关事务中心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科
市机关事务中心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科按照“136”的工作思路,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目标管理、落实重点工作、搞好宣传教育。持续强化组织领导,组织各类节能工作培训86个涵盖1500人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900余场参与志愿者6500余名,建立健全了节能管理制度机制。大力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实施太阳能光伏项目14个装机容量3951.26千瓦,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项目12个供热制冷9.6万平方米,有效降低既有建筑能耗水平。注重推动示范引领,积极推动市31个办公区260余家单位创建省级以上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5家党政机关创建节约型机关,有力推动了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整体提升、全面发展。
(三)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改造、绿色改造、智能化改造”为三大抓手,深挖工艺节能,推动传统行业产业升级,降低能源消耗。自主研发双级膜法酸性废水回收技术,并申请发明专利;EFDT高效脱盐技术,制水率从76%提高到97%,实现公司年节约新鲜水600万吨,连续四年获得省级节水型先进企业荣誉称号;工艺余热综合利用,设备升级改造、提高智能化水平,年节约蒸汽约30万吨,年节省原煤消耗约4万吨。截至2021年,再生纤维素长丝产品能耗由3415 kgce /t下降到 2998kgce /t,氨纶产品能耗由2101kgce /t下降到934kgce /t,能耗强度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先进个人(7名)
(一)王明佩
王明佩同志自分管环资工作以来,带领环资科以推进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节能市场化机制建设等为抓手,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共促双赢为目标,统筹推动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有序推进。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节能减污降碳增效,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压实目标责任,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指导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刘洁君
刘洁君同志始终认真履行一名节能减排人的使命和职责,积极做好全市节能工作牵头部署和政策落实。编制新乡市节能减排、煤炭消费、绿色发展等工作实施方案,加强节能减煤发展宏观指导。每年组织节能专项培训和研讨会,宣贯节能减煤相关政策,累计培训近千人次,发放节能减排相关资料汇编千余份。持续注重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重点节能降碳工程,指导企业加强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整体能效水平。“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9976万元,有效带动全市节能领域加速发展。
(三)牛三军
牛三军同志自2013年以来,主要从事节能监察、节能技术报告的编制等工作。能够比较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可以熟练运用本领域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具有在专业工作中独立解决较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忠实履责,做好节能政策的践行者。“十三五”以来,在专业技术应用方面,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专业技术报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先后参与编制完成节能评估报告60份、节能监察报告156份、能源审计报告20份、固定资产项目节能审查意见80份等,在省政府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专项考核中,新乡市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新乡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四)纪君
纪君同志从事节能工作10余年,致力于节能降碳、清洁能源发展等基层工作,兢兢业业,为全市节能工作做出显著的贡献。
帮助企业申请省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加快卫辉市产业聚集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步伐。“十三五”期间,通过节能监察、计量审查等方法,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节能技改、能效提升、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等措施,监督并帮助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工作,在新乡市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专项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等次,为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基础。
(五)马晓光
马晓光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夯实工作基础,提出了“136”的工作思路,出台了办公区节能工作制度,完善了各级协同工作机制。落实重点工作。突出管理节能、技术节能、意识节能三大重点,抓实能耗数据统计、生活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塑料污染治理、绿色办公生活、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推广应用六项工作,仅2020年就推动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实施各类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0余项,投资金额超过6000万元。凝聚工作合力。指导全市31家市直单位和174家县(市)、区直单位成功创建第一批节约型机关,经常性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氛围。
(六)王利邦
王利邦同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2011年-2019年6月从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期间,通过“三抓、一突出、一着力”,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上台阶。先后完成局管理楼宇地下车库照明灯具节能改造、人民路综合楼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工作;推动市西办公楼等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约为250千瓦时;完成西办公楼、市行政办公楼污水源热泵技术中央空调机组的改造工作,成效明显。同时,积极推动建成7家国家级、10余家省级、20余家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20余家公共机构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单位”并指导市一中成功创建“能耗领跑者”示范单位。
(七)王咏
王咏同志为高度重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建立健全机关用水、用电管理等制度规定,亲自组织多次节能降耗主题活动和各类节能培训,常态化联合财政局及物业公司开展节约用电专项检查,大力开展制止机关食堂餐饮浪费活动,积极推动新能源充电设施基建,投资200余万元安装一体式直流充电桩2台,交流充电桩18台,推动43.5%的区直机关成功创建第一批节约型机关,高标准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各项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