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市多方赋能 新乡市民营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
中宏网讯 “新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市长魏建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如是表态。
当地先后出台了《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乡市新时代促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乡市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和《新乡市包保重点企业服务方案》等政策文件,在资金支持、金融扶持、创新券、贴息等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力下,这座豫北工业重镇民营经济进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统计显示:2024年,新乡市民营企业税收收入占全市的80.9%;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市的90.9%。两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9家企业上榜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11家上市企业中9家为民营企业,3家企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500家榜单。13家民营企业成为省级创新龙头企业,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占比均在98%以上,且数量均居河南省第二位。今年前两个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较2024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民营经营主体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5.6%。民营企业较2024年底新增3571户。
据新乡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延海介绍,新乡市以“1+3”工作思路为统领,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1+3”即:以“产业兴市”为核心,深入实施民营经济环境优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交流合作助企纾困等措施。
创新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
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新乡市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政策文件进行审查清理。深化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书的“两书同达”主动告知制度。2024年以来,受理修复申请2319例,1158例实现“一日办结”。
创新开展“我要评议”活动。评议对象涵盖全市586个单位、3600余个办事大厅(窗口),邀请企业群众对办事流程、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评议,以评促改。
打造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创新“五维赋能”服务机制(全周期护航式代办、跨部门监管协同、全要素集成供给、趋势性难题攻坚、市场化服务协同),破解企业发展全周期难题。建设新乡市企业服务中心,创造性打造“实体中心+云端帮办+服务专员”立体服务体系。将“枫桥经验”创新应用于企业服务领域,强化部门协同,解决突出问题,挖掘趋势性问题,建立长效解决机制,实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科技赋能 构筑新优势
新乡市拥有高校13所,是中西部高校最多的非省会城市之一,科研人员23万人。2024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第66位。该市因势利导,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着力构建“高校即实验室、企业即创新场、城市即孵化器”的科创体系。以河南师范大学抗病毒性传染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等为引领,推动一批校企合作项目,河师大创新港加快建设、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合作的中原再生医学实验室、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正式揭牌。召开校企校地合作集中签约活动,促成现场签约项目80项。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0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
交流合作 助企纾困
今年一季度,新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调研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召开全市项目建设大会,邀请10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政策解读。召开第十三期企业家活动日暨2025政银企座谈会,50余家链主企业及重点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建立由42家单位组成的新乡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深化健全完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推动建立了与7家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今年第一季度,新乡市发展改革部门召开企业座谈会66场,赴企业调研110次,收集问题诉求60个,已解决42个;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召开企业座谈会81场,赴企业调研3986次,收集问题诉求2278个,已解决2249个。
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新乡市探索对企业开展定制化服务,各行业主管部门实行一企业一专班,从项目谋划包装到最终竣工投产,全流程全方位开展面对面服务。
同时,新乡市探索建立民营经济工作信息报送工作机制,挖掘典型做法和鲜活的案例信息,推动交流互鉴。联合市人大经工委开展民营经济主题调研与百家民企问卷调查。开展个体工商户生存状况、营商满意度、政府效能评价等座谈调研。
此外,为助企纾困,新乡市加大力度开展政策宣讲。组成5个政策宣讲组,梳理各领域政策114条,开展政策宣讲,参会人员近2000人次,500余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会上解答企业提出问题170余项。建立与市营商环境中心联动机制,分级分类推动涉民营企业问题办理解决。目前累计受理诉求意见18件,已办结15件,正在处理3件。结合各种渠道收集的问题线索,及时交办,推动各责任单位开展整改。针对影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问题,开展问题会商,推动11家市直单位开展自查提升。
……
如今,在牧野大地,从平原实验室到新材料车间,民营企业家以创新为帆、政策为桨,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破浪前行。这片曾孕育“新飞”“白鹭”等老牌名企的热土,正在续写新时代的民营经济传奇。(陈斌 门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