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办公室会议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民营经济好则河南经济好,民营经济强则河南经济强。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成立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7月24日,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听取上半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项行动、专项攻坚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我省民营经济工作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各地各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思想和行动更加自觉,相关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各领域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工作成效已经转化为一组组亮眼数据。
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济主体1094.1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数量的95.9%。1—6月,我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8%,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3.4%;6月份全省规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民营经济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彰显出较强的发展韧性,为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到聚焦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小升规”等制定“小切口”政策举措,再到实施《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和专项攻坚……当前,河南已基本形成由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动方案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民营经济政策体系。如何要把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扎扎实实落实好,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民营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会议指出,要服务战略抓落实,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锚定大局、同向发力,把民营经济工作与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把各项工作放到全省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确保方向不偏、落点准确;要压实责任抓落实,进入三季度,在“十四五”规划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要强化“拼抢”意识,对既定的各项工作和目标,紧抓快干、靠前发力,抢时间、抓机遇,以民营经济的稳定向好为实现全省经济发展目标赢得主动;要协同配合抓落实,强化系统观念,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金融、科技、产业、环保、监管、执法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强政策合力,形成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政策体系。
据介绍,高规格的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是提振信心、改善预期的关键一招。为确保领导小组规范高效运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细化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对其主要职责、议事制度、公文制度等进行详细规定,经履行相关程序后印发实施。下一步,还将用好用活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联动,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让广大民营经济组织真真切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与温度、重振发展信心。
会议还特别强调,对于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统筹各方力量,更加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钉钉子精神破解企业实际困难,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一要加强沟通摸实情,各地各部门通过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渠道,主动深入企业,切实把企业的真实诉求摸准摸透,对收集的问题要建立台账、精准分类,明确时限和标准要求,确保企业困难不遗漏、诉求有响应,为解决问题打下扎实基础。二要主动作为解难题,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于收集或转办问题,要制定具体解决方案,明确专人办理并及时反馈,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三要落实政策优服务,结合“学查改”专项行动安排,主动当好政策“宣传员”“讲解员”,让企业“知政策、会申报、能享受”,扎实兑现已出台的减税降费、融资支持、要素保障等惠企政策,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发展改革部门和洛阳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上,省委统战部、省委政法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法院、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商联等各牵头单位介绍了系列专项行动和攻坚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河南金融监管局介绍了上半年全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