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明确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和举措
中宏网河南10月30日电(记者 陈斌 李天慧)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下一步的改革,要在全面上做文章、在深化上下功夫,敢于啃硬骨头、涉深水区,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发力。”10月30日,在中共河南省委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何雄具体介绍了未来河南省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推进市场主体方面的改革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围绕“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监管体系,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目前省属企业中三煤一钢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省以下的这些国企,市政、商贸类产业占比较高,下一步要向数字经济、新能源、节能环保、种业、航空港口、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给予布局,大力推动国有资本向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集中;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在省属企业二、三级层面培育一批优质混改企业;以“六定”为重点(定机构、定职数、定员额、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加快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严格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最大限度破除民企发展壁垒;通过完善和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最大限度纾解民企发展痛点;通过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最大限度打通民企发展堵点。
把改革聚神在要素配置上
重点要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
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允许新产业用地出让周期有一定的弹性,以“亩均论英雄”,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告知承诺制”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广“信易贷”,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困难;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积极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激发技术供给活力;提升数据资源价值,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动数字确权交易,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
何雄表示,目前,河南正在积极推动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制度创新经验。
把改革聚力在放权赋能上
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推动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并实行清单式管理。
深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完善零基预算制度,加快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将更多事权进一步向基层沉淀,全面实施省财政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一县一省级开发区”,通过整合、扩区、调规、改制,优化完善开发区体系,推行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模式,实施“三化三制”(即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增强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
来源:中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