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33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任务和战略性基础工程,把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成效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今年年初我市开展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治化营商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乡提供新动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其作为全市性重点工作,高规格统筹、高强度推进、高效能管理。高规格建立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委员会,完善“2+28”工作专班和市级领导分包、三级调度机制,完善以体制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以机制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良性工作生态。
二、不断优化服务
“一网通办”“一网统享”“免证办”“电子证照”“免审即享”等特色服务不断完善,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不见面审批”率达90%以上,承诺办结时限压缩比达75%以上,实现1000余项事项即来即办、111项一证通办、442项容缺办理、88项秒批秒办、800项全省通办,市政务服务大厅事项进驻率达到91.8%。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三、深化改革创新
制定《新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分步骤、有方向、集中力量进行政策升级。搭建全市统一、互通互联的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上线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实现重大项目“全覆盖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可视管理”,受到省委改革办典型案例红榜通报。持续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已累计上线50个“一件事”,累计产生办件4万余件,改革成效被省、市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有诉即办”窗口实现市、县、乡镇级政务服务大厅全覆盖,“办不成事”窗口被省委改革办在全省红榜通报表扬。
四、强化宣传引导
制定营商环境宣传工作计划,印发《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集中宣传活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压实工作责任。每月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临现场,解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每月录制《面对面》节目、每天参加《行风热线》广播,广泛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策措施、先进做法和改革目标。2023年4月,市营商办还上线“宜商新乡”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惠企政策和典型案例,营造出“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五、拓宽政企沟通渠道
2023年5月,市、县两级共派驻3000多名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业务骨干担任“四上”企业的“首席服务员”,通过常态化点对点服务,担当“惠企政策宣传员、企业发展调研员、涉政事务协调员、行政执法监测员、营商环境监督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特邀监督员全流程监督活动,实行优化营商环境基层联络点制度,及时了解企业所思所盼,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六、强化效能监测
2023年3月份启动政务服务大回访活动,对办理过涉政事务的所有服务对象就办事流程、办事效果、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问题进行回访,了解办事质效、收集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在12345热线设立营商环境专区,在“放新办”平台上线“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留言板”,推出新乡市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推动各部门聚焦解决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企业满意度监测,倒逼各级各部门转变服务观念,强化工作作风。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建议,今年1-4月份共向相关单位下发工作提示函18个,先后解决多项困扰企业、群众长年无法解决的难题。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不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顶层设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不断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中肯建议,希望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