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72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72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任玉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新卫一体化上升为市级战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新卫一体化发展纳入总体规划布局
卫辉是沿京广高质量发展轴北端的重要支点,新卫一体化发展是共建协同发展区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卫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进主城区向东建设,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新的增长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在《新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乡城市东部区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编制中,对推进新卫一体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
产业交通方面。新乡市主城区“一井二环三联四射”的快速路规划布局中,新卫快速路作为“四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新卫一体化快速联系通道。此外规划中提出了加强新乡中通豫北(卫辉)智能科技物流园、新乡西部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新乡县公铁物流园、卫辉市公铁物流园等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物流园区货运场站、高速公路互通、集疏运公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公路货运与铁路、港口、机场设施衔接配套,提高多式联运功能和中转服务效率。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和公铁联运资源,全力打造豫北现代物流中心、服务现代物流强市建设。生态文化方面。融入大运河保护发展战略。卫辉市是新乡市“一核三带七区”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乡市区以运河文化串联沿线历史要素,融入以卫辉古城为代表的明代潞王府及陵寝等明代特色历史文化,重塑运河价值,共同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纽带。明确了卫辉市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紧紧围绕“殷商牧野地、明清卫辉府”主题,保护古城整体空间格局,修复梳理水系,打造生态景观、文化、活力三位一体的北方水城生态文化格局。
二、新卫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为贯彻落实新乡市委《关于楼阳生书记莅新调研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任务清单》的有关要求,科学有序推进新卫一体化发展,卫辉市已组织编制了《新卫一体化发展规划》,并形成了初步成果。
到2025年,新卫一体化发展起势见效,新乡主城能级进一步壮大,主城区对县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优势充分释放,形成协同效应和经济合力;交通互联更加便捷,新增4条直联快速通道和5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基本实现客货分离,豫北现代物流基地辐射作用明显增强;产业互补更加高效,新卫产业协作园区初具规模,推动新乡“X+29”产业链能级显著提升,形成数个百亿级和50亿级主导产业集群;生态联动更加紧密,大运河生态廊道基本贯通,污染协同治理全面加强;服务共享更加完善,高端教育、医疗等资源进一步互补,大健康产教园建成投用,卫辉新乡休闲康养文化旅游“后花园”功能更加彰显。到2030年,新卫一体化基本实现,新乡市作为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卫辉市对新乡主城区发展支撑作用充分体现。到2035年,新卫一体化全面实现,新乡成为郑州都市圈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新乡市作为郑州都市圈京广发展主轴上增长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卫辉市作为新乡市县联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效应更加突出。
三、新卫一体化发展项目谋划方面
推进新卫一体化发展,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助力新乡提升主城区能级的具体行动,也是以协同发展思维加强区域内的统筹,破除区域发展壁垒,形成主城区带动、多点支撑、共同发力的协同发展格局。一是融入中原农谷建设。抢抓中原农谷战略机遇,发挥卫辉传统畜牧机械产业集群优势和“山区+丘陵+平原”全地貌资源优势,与中原农谷核心区联动发展,主动承接国内生物育种、科研创新、农机制造、配套服务等业态转移。二是强化产业协同合作。依托卫辉市一区三园,加强与辉县市、新乡县、凤泉区等地产业联动发展,积极融入新乡市“542”产业布局,壮大新乡市食品制造、现代化工、建材产业规模,利用卫辉市孙杏村镇现有建设用地空间,规划建设新卫产业协作区。三是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加强新卫交通的规划衔接、交通连接,全力推进卫辉S227林桐线、S307卫济线、新107和规划中的S306濮辉线等四条干线公路建设,构建新卫之间多节点15分钟通勤圈。加快推进卫辉物流企业与新乡现代公铁物流园联动发展,打造豫北现代物流基地。四是推进服务便利共享。发挥新医一附院专家和技术优势,提升新乡辐射豫北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实施新乡医学院唐公校区项目,支持新乡幼师在卫做大做强。积极与龙头商贸企业对接,建设总部经济大厦、大型商业综合体,打造新乡北部商贸中心。探索新卫“旅游+”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新乡发展的“后花园”。同时,卫辉市已谋划新卫一体化项目60余个,总投资约570亿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重大项目库及相关规划,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实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新卫一体化发展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您提出的相关建议非常宝贵,也相信您提出的建议,在各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在新卫一体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