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233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233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张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新乡市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任务和战略性基础工程抓紧抓实,围绕营商环境“六最”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务效能,在河南省2022—2023年上半年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排名全省第6位,连续两年均前进3个位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提升效能,不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一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不断完善“一网通办”“一网通享”“免证办”“免审即享”等特色服务,上线83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实现1000余项事项即来即办、444项容缺或者承诺办理、800项全省通办。二是落实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制定印发《新乡市涉企政策征求相关利益主体意见的工作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等利益主体的意见建议,征求意见的企业代表原则上民营企业比例不低于70%。三是破解融资难题。省内率先开展担保链试点、无还本续贷业务、设立应急转贷资金,建设新乡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线上银企对接数据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试点名单。
二、多措并举,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一是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积极构建“1+1+N”智慧办税生态圈,推动税费服务“五端”互通互联,开通19个“绿色通道”,上线“工业企业涉税指引”APP,开展上市高频事项“1+N”联合办公,升级打造征纳互动运营中心,精准推送个性化政策,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二是协同促推“免申即享”。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机器换人、技改项目入库、制造业创新中心、绿色示范工厂等工信领域政策纳入“免申即享”清单,切实为企业减负,确保政策应享快享。三是深入开展政策宣讲。31个部门联合组建惠企政策宣讲团,发布政策解读电话,印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申报、企业上市政策等宣讲活动。深化“万人助万企”,多渠道收集政策落实不到位、涉企乱收费等问题,帮助企业实现政策应享尽享。四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全面提升工作质效,对企业申报项目全程指导。财政资金在保障“三保”后,优先用于兑现涉企奖补资金,并将涉企资金纳入专项治理,保障涉企资金及时兑现。2023年全市支持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发展等支出4.78亿元,全年减税降费达134.4亿元,同比增长17.7%。
三、持续优化,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一是推进行政执法全流程监督。2023年全年调整各类法律风险点338个、规范防控措施913条。积极推进“柔性执法”,分类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坚持“一单两库”建设为工作抓手,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具有行政检查权的24个政府部门全覆盖、监管事项全覆盖。二是优化企业法律服务。组建全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针对民营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团,免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三是建立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在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针对因政策变化、规划调整等对企业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具体情况,研究依法依规进行救济补偿的路径方法,适时开展评估论证及督查。
四、拓宽渠道,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一方面不断完善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建立“1+1+N”大服务机制,市县两级“首席服务员”3530人开展助企服务,开展特邀监督员全流程监督活动,设立190家优化营商环境基层联络点,建立政务服务回访制度,常态化开展满意度月度监测,针对中小微企业开展网格化服务,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另一方面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设立营商环境专区,在市政府、市发改委官网和“放新办”上线“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留言板”,推出“码上监督”,广泛收集营商环境问题。开展“我要评议”工作,邀请企业群众对全市586个单位、3600余个办事大厅(窗口)、职能科(股)室、基层站(所)开展评议,倒逼各级各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我市将集中开展“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活动,以深入推进全市“1+3”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为主要抓手,推动全市营商环境系统性重塑、一体化提升,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具体将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改革创新大攻坚。对照营商环境领域存在问题和改革创新任务开展集中攻坚活动,开展市县两级业务辅导,形成上下联动强大合力,对各指标工作专班的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进行专项督查,不断推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开展服务效能大提升。以“我要评议”工作为主要抓手,开展多视角、全方位、广覆盖、深层次的社会监督评议,督促各级各部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针对营商环境首席服务员、特邀监督员、月满意度监测等渠道收集的问题线索,及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受理的案件为焦点,查找问题根源,协调督促整改。
三是开展惠企便民大宣传。通过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展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十大创新案例评选、组织录制推广惠企便民政策宣传短视频、开展惠企便民政策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宣传推广各类惠企纾困和便民服务政策,营造“人人、事事、处处、时时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中肯建议,希望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