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催征稳驭舟 乘势而上奋楫行 我市在省级营商环境评价中位次增幅居全省第二
日前,河南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公布,我市整体得分为87.48分,位居全省第9位,较2020年跃升3个位次,增幅居全省第2位。
此次营商环境评价共涉22项指标,我市有9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19 项指标得分上升。其中,“信用环境建设”指标全省排名第1位,“跨境贸易”指标提升15个位次,长垣市在全省103个县(市)排名第3位,红旗区在54个市辖区排名第3位,高新区在16个国家级功能区排名第2位,红旗区“信用环境”和经开区“政务服务”等单项指标分别位居全省第1位。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高规格统筹、高强度推进、高效能管理,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经济韧性不断增强、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民生保障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66.29亿元,增速4.5%,居全省第5位,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好位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2%,居全省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居全省第8位,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一、把握“高”字,以顶层设计为引领
高位推动、健全机制,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格局。高规格组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委员会,建立“2+28”工作专班和市级领导分包、三级调度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资源要素聚集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五大提升工程”、开展“八大集中攻坚行动”。研究制定季度《新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面向市场主体开展满意度月度监测。积极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创新性、引领性改革措施,省内首推“双向挂职”制度,对“四上”企业和省、市重点项目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深入实施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执法监测点制度,设立12345热线设立营商环境专区,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及市场主体大回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坚持“实”字,以质效提升为支撑
勠力同心,实干笃行,切实推动惠民利企政策落地见效。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不见面审批”率达94.62%,承诺办结时限压缩比达87.23%,实现1000余项事项即来即办、111项一证通办、442项容缺办理、88项秒批秒办、800项全省通办。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866.15亿元,新增贷款185.66亿元,贷款余额、新增额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第5位,企业贷款1362.58亿元,较年初增加92.93亿元。市县两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部建成并实现互联互通,信用数据归集、公示及时率接近100%,“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社会治理格局全面建成。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乡教育、养老、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三、瞄准“新”字,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守正创新、奋勇争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系统重塑与流程再造。建成全省唯一的市级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上线“一码惠企”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企业专属“二维码”。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推进形成项目建设全流程、闭环式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新模式。率先开发全国首个支持营商环境“回收率”指标实时统计的“新乡破产案件智能办理平台”,实现破产案件全流程线上管理,促进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率先在全省实现电力接入联合审批,打造“不停电”住宅小区新模式,实现居民生活双电源供电。率先在全省撤销国省道卡点,构建疫情防控“人防+技防”模式,推出大货车司机“三免费”政策、建立大货车闭环管理服务区、形成保畅保通的“无形卡口”系统,为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物流保通保供提供“新乡方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市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让新乡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营商环境的“高地”,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