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18号建议的答复
刘永敏代表:
感谢您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解决本土企业发展难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任务和战略性基础工程,把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成效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多渠道收集企业问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强力整改,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实施市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在新乡市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明确各项目分包的市级分包领导,由市级分包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协调推进分包项目实施,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排名、季观摩”的定期调度机制,保障项目进度。
二是强力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市县两级组成122个工作组、2419名助企干部,包联服务3133家企业,将企业问题纳入清单逐级逐部门分解交办,按照“13710”工作制度严格推进,做到“无一遗漏”“无事不扰”。截至2022年5月,全市共受理、交办企业反映问题1680个,已解决1559个,问题解决率达92.8%。
三是省内首推“双向挂职”制度。选取3021名市、县两级业务骨干担任“四上”企业和省市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员,担任企业和项目的惠企政策宣传员、发展情况调研员、涉政事务协调员、行政执法监测员,选派101名优秀企业人才到市、县两级职能部门交流学习,有效降低政企沟通互动成本,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是多措并举拓宽企业问题反映渠道。实施推广“一码惠企”。全面梳理涉企政务事项信息,建设全方位多角度企业数据库,实现企业服务全流程在线、透明化办理、多场景融合,目前“码上诉求”答复率达100%。建立新乡市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目前入驻民企数量位居全省第4名,处理结果“5星”好评率95%。在“12345”公共服务热线设立营商环境专区。2022年第一季度共收到并向市纪委监委转交各类市场主体对我市营商环境的意见2885条,梳理问题116条,对制度性、政策性问题限时研究处理。常态化开展市场主体大回访活动。组织市、县两级对办理过涉政事务的所有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制订整改台账,限时整改销号,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实施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从社会各界公开征集107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对我市营商环境领域重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监督,对于特邀监督员反映的问题线索,认真查办、切实解决、及时通报,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足干劲,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广大市场主体安心创业、专注发展。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中肯建议,希望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