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4号提案的答复
侯伟委员:
十分感谢您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支持。关于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24号提案,经认真研究,对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建议内容,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任务和战略性基础工程,把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成效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治化营商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乡提供新动力。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一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梳理个人和企业生命全周期“一件事一次办”目录,上线“出生一件事”“企业注销一件事”“退休养老一件事”“水电气一件事”等31个一件事,截至2022年5月已办理业务11800件。二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出台《新乡市进一步加强服务市场主体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免费帮代办服务等制度,严格大厅管理,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周日开放”服务,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出台《新乡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激发市场活力。三是提升服务意识。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重点,以行政管理、窗口服务、执法办案等为整改提升重点,加强办事人员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企业满意度监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问责追责机制,倒逼各级各部门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
二、拓宽政企沟通渠道
一是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相关部门起草涉企政策前,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家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并同步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接受社会公众对涉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二是建立“一码惠企”平台。全面梳理涉企政务事项、监管事项、惠企政策等信息,建设全方位多角度企业数据库,实现为企业画像,服务精准化、智能化。目前平台已上线功能有码上名片、码上政策、码上诉求、码上监管等模块。三是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市、县两级3021多名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首席服务员”与到职能部门开展交流学习的22名优秀企业人才,帮助企业深入及时掌握行业政策和惠企政策。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由33名市级领导分包102户重点企业,设立5个工作专班和15个服务工作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市场主体大回访活动,组织市、县两级有关单位对办理过涉政事务的所有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制订整改台账,限时整改提升,提高企业群众事项办理满意度。
三、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质量
一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今年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4.5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06万人,高技能人才培养2.12万人,对在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创业培训 3846人。二是打造不断线、不停歇的网络招聘。搭建智能化招聘求职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惠民助企、才聚牧野”网络直播系列招聘会等网络招聘活动。通过人社平台发布就业岗位40399个,帮助1500余家用人单位解决招才和用工难问题。
四、不断提升融资便利度
一是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政银担三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鼓励银行机构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和中长期贷款支持。二是创新金融举措。上线新乡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全市已累计注册企业1044家,通过审核进入全省白名单企业403家,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点、痛点,在信用贷、政采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贷等方面开展产品创新。三是压降融资成本。出台《关于完善金融生态体系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实施惠企纾困政策、开展银企对接专项行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落实贷款“123”限时机制等方面,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缓解中小微企业租金压力
印发《关于落实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租金减免工作的通知》,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灾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收1个月房租,减半收取2个月房租。经统计,2021年,全市共减免房租377.06万元,2022年1月至4月,全市共减免房租106.33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不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顶层设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不断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中肯建议,希望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