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92号提案的答复
张苏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发力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结合我委职责答复如下:
新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保持全省先进行列,省政府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次。
一、我市开展工作
(一)成立强有力工作推进机构。新乡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全省率先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市直2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新乡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例会、专项工作协调推进、台账管理等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统筹协调。
(二)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一是强化系统谋划。编制完成《新乡市2030年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提出新乡市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二是注重协同作战。正在研究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绿色金融等配套政策措施。三是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和宣讲,录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新乡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课程,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四是召开新乡市碳达峰碳中和专家组第一次会议,组建新乡市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库,为专家颁发聘任证书。各位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为新乡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言献策。
(三)加强碳排放监测。对全市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组织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核实燃料消耗量、燃煤热值、元素碳含量等实测参数在采样、制样、送样、化验检测、核算等环节的规范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完成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交易和履约平台的注册开户工作,向企业发放系统秘钥,全市所有企业均可以正常交易和履约。
(四)加快打造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自2018年以来,我市共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省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家。1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四部门《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1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水利部《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
(五)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煤电结构,加快现役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推进宝山、渠东等煤电机组热电节能技术改造,推荐华电渠东发电有限公司、华电新乡发电有限公司等两家单位申报2022年节能环保标杆引领煤电机组。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谋划推进封丘(大唐)、原阳(润原)风电项目纳入省2021年风电方案。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县域分布式光伏发电整体开发,我市辉县、封丘等6个县(市、区)列入全省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拟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六)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制作新乡市节能宣传视频,充分展示新乡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取得的成就,作为全省先进典型案例在大河网进行推广,同步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在新乡电视台行风热线进行“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向广大市民宣传“碳达峰、碳中和”具体概念、实施意义及我市开展工作,倡导市民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205家、绿色建筑275.63万平方米、绿色家庭30户、绿色社区48个、绿色学校654所、绿色商场1家,创建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新的风尚。
二、下步打算
(一)抓好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和实施。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重点领域、实施路径、布局区域、目标任务、配套政策等,围绕碳达峰目标划出路线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二)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建立重大项目备案(审批)和节能审查联动机制,加强能耗要素保障。实施能源消费总量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分解下达年度能耗双控目标,确保完成能耗强度激励目标。指导重点用能单位对标行业先进能效水平,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力争2022年不少于50%重点用能单位做到能效水平应提尽提。
(三)加强宣传引导。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利用媒体、网络等载体搭建多层次信息传播渠道,做好绿色低碳主题宣传,营造绿色低碳新风尚,涵养崇尚绿色低碳环保的社会氛围、消费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绿色低碳创建活动。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