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10号建议的答复
任玉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新卫一体化纳入新乡市战略规划的建议》收悉。经与市交通运输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新卫一体化发展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化市县融合、城乡融合的需要,也是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交通互联,建设复合型交通廊道
高速公路方面:紧抓全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历史性机遇,大抓项目建设,狠创全省最优建设环境,持续掀起建设热潮。2022年鹤辉高速、濮卫高速建成通车,让新卫一体化再上一个台阶。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安新高速、辉鄄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干线公路方面:为提高卫辉市普通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通局积极争取资金,利用养护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对卫辉市G107京港线、S227林桐线、S101郑台线等干线公路路况进行了提升。同时,为推进新卫一体化发展,积极谋划了G107新乡境改建工程、S227林桐线卫辉至济郑公铁两用桥段改建工程等。目前,G107新乡境改建工程已完工通车,S227项目已开工建设,将形成卫辉市与新乡市东部之间快速通道,对提升卫辉与新乡乃至郑州之间交通互联互通能力,增强交通路网密度,实现两地交通贯通性和便捷性大幅提升有重要意义。农村公路方面: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对于卫辉市与新乡市市区之间连接的有关农村公路,在规划时予以优先支持,2022年卫辉市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交通协同方面:实施新乡市至卫辉市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建立财政补贴和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票制票价,鼓励企业积极应用节能环保先进的车辆技术装备和符合现代出行需求的运营方式,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在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过程中,打破单一的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有资质企业探索开展新乡市至卫辉市定制班线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乘车需求。
(二)强化规划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链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制造业布局,将卫辉市主要产业列入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新乡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食品产业支持啤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肉制品产业以原阳县、卫辉市、经开区为核心区域,走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化工新材料产业,以卫辉市、延津县、新乡县为重点区域,依托河南省先进膜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功能高分子膜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创新技术转化应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支持银金达集团加快功能性高分子膜材料、功能性树脂材料、再生聚酯膜材料、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PBAT的研发和应用。耐火材料产业,以卫辉市、延津县、辉县市为重点区域,重点发展长寿命、功能高效、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的耐火材料产品,淘汰高耗能、低效率和质量不稳定产品,做精做强耐火材料细分领域。新型建材产业,以高新区、卫辉市为重点区域,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建材、固废再利用建材、纳米建材、节能环保建材、智能墙材等,加快研发生产高强度、高保温、装饰一体化的新产品。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帮助卫辉市企业争取2023年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20万元。支持河南银金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省先进膜材料产业研究院,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支持卫辉市15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出台《关于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双长制”的工作方案》(新办〔2022〕1 号),设立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总群链长,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围绕我市“542”重点产业,细分18条产业链,每个产业链设立群链长1名,由1名市级领导担任。每个重点产业链设立群链长责任单位1—2个,由相关市直部门担任;设立盟会长单位1—2个,由市内在该产业链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担任。其中,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由祁文华副市长任群链长,市工信局为群链长责任单位,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盟会长单位,编制了产业链图谱和盟会长单位图谱,指导县(市)区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3月31日,指导卫辉市政府、河南银金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办2023塑料包装产业链发展高峰分论坛暨新乡市食品包装研讨对接活动,组织50余家重点食品、包装企业参加,帮助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三)紧抓生态修复,保护绿水青山
大力推进卫辉市“一屏一区三廊”生态修复工作。一是统筹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生态治理、农用地整治和清洁小流域建设,增强卫辉市太行山生态屏障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提高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二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质量为重点,完善田间道路系统和灌排水系统,重点抓好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建设,实施工矿废弃地整治和土地复垦,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一批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农村花园、菜园、果园、游园,提升卫辉市豫北平原生态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三是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卫河、共产主义渠为重点,全面遏制侵占河道、改造岸线、破坏湿地、污染水体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建设沿岸生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保护网络。通过大力扩展卫辉市生态空间,充分利用优势生态资源,加快推进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构建新乡都市“后花园”。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持续提升交通互联水平
一是支持卫辉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支持卫辉市创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二是积极推进S227林桐线卫辉至郑济公铁两用桥段改建工程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完工通车。同时,强化普通干线公路路网规划,不断增强交通路网密度,依托现有的京港澳高速,国道107,京广铁路,打造综合、便捷、高效的交通通道,为促进新卫一体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着力增强创新能力。支持卫辉市强化创新引领和产业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企业。二是着力培育优质企业。支持卫辉市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库,做好制造业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培育一批创新水平高、质量效益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头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三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卫辉市发挥产业优势,改造提升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依托百威啤酒、奥昆食品、汉荣饮品等企业,打造多元化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依托春江水泥、天瑞水泥、中誉鼎力等企业,打造数字化绿色建材产业集群;依托银金达新材料、达新源新材料等打造科技化先进膜材料产业集群。
(三)加强大运河水生态保护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新乡市区、卫辉城区水污染协同治理,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城市污雨水管网分流改造工作,持续改善大运河(卫河)水环境质量,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二是充分利用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资源,加快推进合河水库、塔岗水库建设,保障大运河(卫河)充足水资源,逐步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生态目标。三是严格落实大运河(卫河)两侧空间管控要求,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禁止沿岸重污染项目建设,为大运河(卫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奠定基础。
您提出的相关建议非常宝贵,我市将会持续推进新卫一体化发展相关工作,助力新乡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