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74号提案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新乡大运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关注,经与市文旅局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深刻认识到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及利用,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生态环境、事关文化建设、事关民生福祉。我市高度重视大运河保护传承及利用工作,始终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新乡特色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策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将大运河打造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真正让策划创造机遇,让规划创造价值。市发改委重点统筹全市大运河文化保护资源,在编制规划方案、明确重点任务、统筹谋划项目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编制印发大运河整体规划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国家、省发改委工作部署,我委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紧密结合新乡实际,编制《新乡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已于2023年4月27日正式印发实施。
《方案》由四部分组成,约3.5万字。
第一部分“实施背景”。主要说明我市大运河文化的历史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实施意义。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主要是明确《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空间管控和阶段性建设目标。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重点围绕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5大建设任务和2项统筹协调任务,明确了51项任务分工,提出了123个具体项目。
第四部分“组织保障”。提出了6个方面的保障要求。
二、积极谋划大运河文化保护项目
为更好的保护、开发、建设大运河新乡段,我委会同市文旅局等部门组织谋划了27个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9个、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工程项目7个、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项目4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2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5个,项目所在地分布于包括4个市辖区在内的9个县(市)区,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我委将持续跟踪省重点推进的项目,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将积极与省发改委沟通对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我市大运河项目加快实施。
三、广泛开展宣传推广
积极参与国家、省组织开展迎接二十大成就展活动,充分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各类标语横幅,设置宣传栏,制作展出展板,进行媒体宣传,发放宣传册页等开展文物保护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20年7月,我市大运河项目谋划、建设情况被中央内参采用刊登。2020年12月,筛选推荐我市《新乡市久鼎箜篌博物馆——跨越时空与国界·创新传承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和《新乡市辉县市百泉河楼根及水竹苑游园》项目列入国家《大运河“三带”建设的实施路径与典型案例研究》。2021年5月4日,我委组织拍摄的大运河文化宣传视频(百泉湖视频),被央视采用并在中央新闻频道播放。2021年6月3日,我委与河南科技学院签署了《新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河南科技学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先行在大运河文化研究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推广。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结合自身职能,认真按照国家、省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工作安排部署,统筹各县(市、区)、各行业部门职能以及民间文化资源管理优势,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工作,立足大格局挖掘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新乡运河故事。
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导。由衷感谢您对我市大运河文化保护工作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