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运用大数据 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
新乡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以“数治思维”聚焦项目建设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基于“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围绕项目从谋划储备到竣工投产全流程,归集各类项目数据信息,对全市项目实现全覆盖、全流程、穿透式、可视化、闭环式服务监管。系统按照“4321”功能设计理念,逐步开发完善项目信息填报归集、统计分析、问题研判、督导考核4大功能,主要包括项目进度、过程管理、结构效益等3类指标,出台项目推进机制、考核评价办法2个配套文件,构建项目建设“一网监管”体系,切实提升项目谋划质量、提高审批效率、加快项目建设、加快问题破解、促进投产达效、提高监管水平。
一是项目范围“全覆盖”。对接市县各级、各行业、各专项的项目管理需求,梳理项目信息指标并建立项目填报平台,逐步对接工程审批等业务系统,改变过去依靠表格统计耗时费力、单一系统涵盖项目不全等现状,打破部门之间、系统之间数据信息不共通、不共享等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项目管理向实现在线归集、分析统计、过程监管转型。截至目前,全市已纳入系统监管500万元以上项目近6000个,实现项目监管范围全覆盖。
二是项目监管“全流程”。以立项、开工、竣工为关键节点,将项目划分为谋划储备、前期推进、计划新开工、在(续)建和竣工5个阶段,分阶段进行精细化服务监管。项目开工前,重点监测前期手续办理情况、用地和融资需求等指标;项目开工后,重点监测项目工程进度和投资进度,对问题项目发出预警并收集问题;对于竣工投产项目,重点监测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指标达效情况。通过数据监测分析,有效提升发现问题、化解问题、预防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审批监管“穿透式”。针对项目审批领域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对接工程建设审批系统及其他审批业务系统,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全部审批事项纳入监管范围。监测分析各个审批环节的事项受理、技术审查、正式办结等节点用时指标,对不及时受理、不按期办理等行为进行警告,杜绝项目审批中推拖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倒逼审批效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和干部作风改善。
四是项目信息“可视化”。过去项目统计分析主要依靠表格、文档等方式,填报表格、收集汇总耗时费力,报表和文字也难以满足项目管理需求。通过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可以精准查询项目信息,包括建设规模及内容、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审批进展、投资及工程进度等;通过自动生成多种类型的图表,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各类项目情况,便于高效的从数字中掌握进度、发现问题、把握趋势、做出决策;通过接入智慧工地监控、上传项目图片视频,更加直观、客观地反映在建项目进度情况。
五是问题管理“闭环式”。针对项目推进缓慢、前期手续审批超时、投资及工程进度滞后等问题,通过对具体指标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对项目审批部门、填报单位精准预警,将用地规划、前期审批、征地拆迁、资金短缺等各类问题进行归集,依托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超级工单系统,将问题转换为工单分类推送相关单位进行处置,并接收问题原因和处置结果,实现数据监测、研判分析、问题预警、工单派发、结果收集的闭环式问题处理机制,有力破解项目审批效率不高、建设推进不快、监管水平不高、要素保障不力等问题,推动项目高效、高质实施,助推新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