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76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低空经济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您的建议涵盖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对推动我市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一)完善顶层设计
为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我市于2024年9月、12月,分别印发《关于做好新乡市低空经济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新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完善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
(二)建设基础设施
新乡唐庄通用机场已完成B类通用机场备案。推动长垣市、辉县市、封丘县规划通用机场纳入《河南省通用机场中长期布局规划(2022—2035年)》。作为双千兆城市、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首批5G-A商用城市,我市加快推进G类空域通信设施补盲工作。提升低空飞行器的通信保障能力,增加4.9G基站和5G扇区的三载波聚合数量,搭建完成1个5G低空网络测试基地,正在进行5G网络低空覆盖的研究和通感测试数据的分析与校准。
(三)推动产业创新
1.装备制造方面。我市以现有产业链企业为重点,持续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低空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探索开展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布局研究,梳理低空制造产业链企业清单,绘制产业链图谱。组织无人机整机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落实唯一产品识别码的编制、设置、标识、变更等工作。支持新航集团发挥在大型无人机市场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方面技术优势,推进样机研制;支持河南锂动、流量新材料等零部件企业扩大配套规模。
2.平台建设方面。我市不断积聚优质创新资源,认定3个无人机领域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河南科技学院的新乡市无人机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无人机遥感在农林环境监测、城乡规划、景观设计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技术应用开发和研究。
3.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低空+”教育培训,目前我市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14家,驻新高校有4所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唐庄通用机场开展运动类驾驶员执照培训。
(四)拓展应用场景
扩大公共服务与生产应用任务。农林植保方面,不断推进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暨“一喷三防”无人机防控,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平原示范区和高新区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利用直升机和无人机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飞播造林、森林防火巡护等工作。自然资源领域,在新乡市实景三维建设项目中使用无人机测绘。公共服务方面,新乡供电公司已建立覆盖输、变、配各专业的无人机作业协同机制;应急救援系统使用无人机开展灾害现场侦察、为灾害事故救援提供空中照明、进行森林微火情扑灭;生态环境系统建立市县两级无人机辅助执法队伍,建立“平台、装备、人才”三位一体的低空无人机生态环境执法模式;消防系统使用无人机开展空中火情侦察监测、三维建模、救援指挥等,实现火场实时动态监测。邮政辉县市分公司首次采用中型无人机搭载党报党刊与包裹的形式进行投递试飞。辉县市依托太行山独特地质地貌,开发滑翔、低空飞行体验、无动力翼装飞行等旅游产品,发展“低空+”文旅消费,培育低空消费新需求。
(五)优化政策环境
我市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低空经济领域信贷支持。各相关银行围绕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支持,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辖内银行机构为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其中建行新乡分行利用“善科贷”、“善新贷”等科创企业专属信贷产品,有效支持了低空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中原银行新乡分行向航空设备生产相关的企业发放贷款,为企业的研发、生产及运营注入了关键资金,助力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稳步发展。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关于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最新精神,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