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85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提振民企信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共同研究,答复如下:
一、我市民营经济整体情况
我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超60万户,贡献了全市7成以上的GDP,8成以上的税收,9成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全市11家上市企业中9家为民营企业,67家国家级、5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心连心集团、卫华集团上榜2024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河南矿山等9家企业上榜2024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实践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市实现“产业兴市”和“制造强市”的重要力量。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民营经济发展从此有了法治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工作领导,在全省较早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完善了组织架构。印发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任务分工等政策文件。6月6日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市委李卫东书记作重要讲话,传递出市委市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增强了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
(二)促进民营企业与国企合作。我市由新乡国资集团、新乡投资集团参与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12支,总规模176.8亿元。包括战新产业投资基金、数智产业投资基金、发投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中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等。已投资银金达新材料、慧联电子、威猛振动、冠晶半导体等本地优质民营企业,同时以基金为抓手,吸引上海氢枫、未来黑科技、势加透博等高新技术企业落地新乡,这些项目涵盖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强化招商功能,完善国企与民营企业对接合作机制,扩大开放协作。
(三)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关于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限制大企业参与,支持中小企业平等参与竞争。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可由中小企业提供,采购人应当预留给中小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名优特产品参与政府采购。
(四)鼓励民营龙头企业发挥优势。今年我市出台了《新乡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骨干企业培育专项行动方案》,实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参与重大战略、实施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民营企业“出海”护航等五大行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23家民营企业纳入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育库,支持心连心、华兰生物等龙头企业担任产业链链主,牵引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
三、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
针对营商环境领域特别是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纳入年度执法监督工作要点。开展新乡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在法治新乡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开通涉企“四乱”问题举报通道。梳理12345热线关于涉企执法方面的投诉举报线索,将相关问题纳入行政执法监督范围。围绕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组织府院府检联席办14家成员单位会商研判。
四、鼓励企业技改创新
我市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24年全市科技支出达21.19亿元,增幅达18.8%。企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项目完工退库后给予一次性奖励。2024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拨付共计1.65亿元,支持企业97家。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企业创新的支持,截至3月末,新乡市设备更新贷款12.6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全市科技贷款余额639.43亿元,新发放贷款53.76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36.27亿元。我市围绕优势领域布局省、市重点项目近20项,争取到省、市科技资金2400余万元。市发改系统扎实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全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70家,省工程研究中心109家,创新平台数量居全省前列。
五、加强企业人才建设
去年以来,我们出台了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的“十条”措施,举办校地校企合作签约活动2场,现场签约项目110个。今年5月份,我们召开全市校企校地合作省外高校院所对接百日攻坚动员大会,成立15个工作专班,目前已开展省外高校院所专场对接活动11场,达成校企合作项目32个,技术合作金额共计7000余万元,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4个,其中绝大多数也都是民营企业参与。支持更多企业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支持民营企业家参与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级评先评优活动,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或列席各类重要会议,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去年以来,仅市发改委就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国家、省等高规格活动67人次。迭代升级“新乡英才”计划,给予高层次人才、正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英才、高技能人才补贴支持和综合配套服务,建设新乡人才社区,延揽各类人才4.3万人。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引导普通高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截至2025年一季度,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71万人次,其中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65万人次。
六、下步打算
市发改委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到“十五五”规划中来,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根据市、区财政承受能力,统筹市区两级财政资源,适时设立我市天使基金。落实国家、省对民营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加大对我市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扫码入企”工作,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实施研发平台锻造工程,支持企业用足用好上级政策,推动数字赋能和绿色化改造。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跟踪项目落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宣传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典型事迹,持续落实好新乡英才计划,促进更多新乡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